售后服务部 权强
头顶的薄云下起了丝丝细雨,而远处的天空看起来却是那么的蓝,那么迷人。此时的入游像是上天眷顾我们,送给我们这些虔诚者的一份洗礼。古朴的建筑透出时代的气息,脚下的步履仿佛踩着那个年代的脉搏,手迹直触那个时代的文明。一切就如眼前上演的穿越,现代的人用现代的文明探索着那个时代的文明。 沿着左手边的壁画,绕着寺院欣赏着这一千三百五十多年前的杰作,心中油然升起敬畏之感,惊叹古人的慧智。古朴素实的建筑如岁月韶华的陨损,虽有驳落破损但依旧透射着它那个年代的生息。精湛绝伦的壁画向人们诠释着宗教的神秘与历史的诡异,沿途被这些历经千年而不褪色的壁画深深吸引。这时的游客还不算多,一个人走在透着年代格局的建筑之中,静谧的空气流动着古刹的幽异,长长的廊亭,一排过肩的转经筒,悠远而虔诚。用手划过,可以听到转经筒转动的声音,久久的萦绕耳际。
据说这是一座山羊驼土填湖而成的庙宇:主殿是坐东向西,进门正前方则是三尊气势磅礴的佛像,其右边的那尊佛像双膝间放着十世达赖喇叭相照。四周都是各式的藏式佛像,有我们所熟知的也有我们所陌生的。最值得一看的就是释迦牟尼十二等身金像,身有皇宫门那么高,刚看时还有些纳闷,这怎么看也不像个十二的身段,原来这是有原因的。此像共有三尊:八岁,十二岁,二十五岁,因岁月流转沧桑,现存八岁,十二岁,前者在小昭寺后者则在大昭寺供奉。
关于柱子的传说些许美好和不容亵渎!十二根一千三百五十多年前的柱子依然守护着这岁月洗涤后的神秘文明。虔诚的朝圣者在历数的朝圣途中,会因各种的原因奉献出自己的肉体,他们坚定自己的信仰,会让自己的同行者将自己的牙或指甲带着嵌放到那十二根柱子中,这样他们就认为自己的灵魂已抵达。
金身右侧有口井眼,据说那是通达深处的一个水源之“窗”,那里有水鸭,如果是和佛有缘之人,俯耳在那会听到水鸭“嬉水”的声音,但我听了两次,除了风声还是风声,看来……有人说西藏无处不佛!就在大殿内的墙壁上,还有天然形成的佛的几处面容。
迈出主殿大门的那一刻,一种与历史相邂逅的眷恋感在心中荡开。迈出主殿大门的那一刻,一种与历史相邂逅的眷恋感在心中荡开,古朴下的辉煌让那个历史的年代寄落在我们心中。
走出那段神秘的邂逅,拾级而上,凭三楼而放眼远眺,四面的山,山间的云,皆入景。平时只能脑海中幻想的景致,如今被我们用眼睛填上了真实。在那西北方向坐落着人们所向往的布达拉宫,他的庄严与肃穆显示着一个统治的标志!
“到拉萨不到大昭寺就等于没来过拉萨”,迈出人们所说的代表其意义的那道门时,再回首,历史的凝重感让我对这座寺院又有了几分虔诚与敬畏。

“用手划过,可以听到转经筒转动的声音,久久的萦绕耳际”